网站首页 > 基建投资> 文章内容

什么才是城市基建该有的常态?

※发布时间:2018-6-2 20:40:35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在国人的行习惯里,抄近往往是首选。然而住在宝安创业立交附近的居民却宁愿舍近求远,多绕十几分钟也尽量避免上桥,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图个心安”。这座1997年8月竣工通车的城市立交桥,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先后被曝出四次梁体位移,在此期间经历了多次加固和大修,虽然本次公布的最新检测结果显示为正常,创业立交也恢复了通车,但这样一座状况频出的立交桥,难道是城市基建该有的常态吗?

  在就此事的采访当中,多位有过数十年桥梁检测经验的专家都告诉南都记者,其实像创业立交这样问题不断的城市桥梁,在其职业生涯当中并不罕见,在广深等发展迅速的发达城市当中更可谓司空见惯。据其透露,一般城市桥梁的设计使用寿命都在50年左右,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使用条件往往大大超出当年的设计条件,短时间内激增的无法预估的车流量、超载偏载、高温天气,导致桥梁5年、10年就曝出大问题。以创业立交为例,早在2012年那次梁体位移当中,相关部门就解释称该桥原设计车流量每昼夜在3万车次以下,但当年每昼夜的车流量就超过20万车次。而今4年过去,虽没有更新的统计数据流出,但车流量恐怕更是有增无减。

  城市基建让位于经济发展,这在中国的大中城市向来都是惯例:使用条件大大超出设计预期,可以把责任推给要专心搞经济;每逢大雨城市必内涝必受灾,可以把责任推给百年一遇的极端天气。但令人担忧的是,当一个城市的财政收入已经足够可观,真正决定城市正常运转的基建工程却还不是要考虑的首选。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桥梁检测中心负责人就无奈向记者表示,就是这一两年,在广东的某些地方城市,还有当地为了节约成本,草草选择性验收走完流程就把桥梁交付使用;而业界一直想推广的把城市运行的大型桥梁都纳入长期动态连续监测,也因为开支问题迟迟难以兑现。如今,创业立交是安全了,但下一个令人提心吊胆的桥梁,又会出现在哪个城市的哪个角落呢?

关键词:什么是基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