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8月20日电大学商学院学者张艾莲、刘柏在《日本学刊》2015年第4期发表《亚洲基建投资格局背后的中日经济博弈与制衡》。文章认为,随着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亚洲基建基金的成立,中日再次在亚投基础设施投资领域形成竞争博弈。两者建立初衷是为了支持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建设,进而扩大本国在亚洲地区的影响力。在共同支援的背后,亚投行和亚洲基建基金存在竞争,并同样面临局限性和困境。
文章摘编如下:
2013年10月,中国国家习提出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2014年10月,中国、印度、新加坡等21个首批意向创始国在签约,共同决定成立亚投行。截至2015年4月,亚投行意向创始国确定为57个,涵盖了除美国、日本和之外的主要发达国家。2015年5月21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亚洲未来”国际上发表时宣布,日本将在今后的五年内提供约1100亿美元资金成立亚洲基建基金,用以支持亚洲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
中日再次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领域形成竞争博弈。在相互作用的外部下,中日两国在亚投行和亚洲基建基金的博弈行为在考虑对方策略的基础上,选择各自的行为,最终实现利益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利益不是仅仅局限于经济领域,因为盈利不是亚投行和亚洲基建基金建立的最终目的,其建立初衷是为了支持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建设,进而扩大本国在亚洲地区的影响力。在共同支援的背后,亚投行和亚洲基建基金存在竞争,并同样面临局限性和困境。
相较亚洲基建基金 亚投行成本小收益高
亚投行和亚洲基建基金都直指亚洲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二者的建立都离不开成本的支出。就目前的阶段而言,亚投行和亚洲基建基金的成本主要体现在资金支出方面,而且即使后续的人员构成和办公场所建立等工作展开,资金投入也是前提基础,因此资金成本是亚投行和亚洲基建基金成本的核心内容。
资金成本支出离不开国家实力支撑,中国和日本的经济总量都位于世界前列。并且,对亚洲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也是国家外汇储备的出,因此雄厚的外汇储备是亚投行和亚洲基建基金资金支出的源泉。截至2015年6月底,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中国外汇储备为3.69万亿美元,日本财务省公布数据显示日本外汇储备余额为1.24万亿美元,这对于亚投行的资本1000亿美元和亚洲基建基金欲投入1100亿美元的资金成本支出都具备支撑作用。但是,就中国和日本的经济规模和外汇储备实力而言,中国对亚投行的资金成本比例要小于日本对亚洲基建基金的资金成本比例。
更为重要的是,成本分担在亚投行和亚洲基建基金中差异显著。亚投行的建立是在亚洲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强烈需求推动下建立的,形成了以中国为核心的多国合作平台,通过亚投行这一平台,50多个国家形成整体合力,共同承担资金支出,这将能够有效分担成本,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而日本建立亚洲基建基金主要是针对中国国际举措的直接反应,并不是实际的需要。这导致日本欠缺详细的规划和主导明确的建设径。就目前而言,日本提出的亚洲基建基金是单一国家行为,一国的独自推进导致亚洲基建基金的实施成本将完全由日本承担,无法有效分担成本支出。由此可见,在成本方面,亚投行通过规则制定,正逐步实现成本最小化,而亚洲基建基金对于单一国家而言成本支出较大。
就收益而言,虽然基础设施的投资收益较低,但是基建投资建设能否顺利实施和完成的关键,除了资金的支持,收益率也是必然考虑的要素。无论是亚洲开发银行还是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都显示,未来数年亚洲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非常大,达数千亿美元。因此,亚投行和亚洲基建基金针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存在较大的市场空间,蕴含着潜在获利能力。
中国和日本在亚投行和亚洲基建基金中对基建投资建设过程的推进策略和方法有所差别,导致吸引力和未来发展规模不同,也体现出投资项目的收益效果不同。如在交通运输设施方面的投资,中国在周边国家的投资不仅仅是国内铁等技术和成本优势的延伸,而且是通过修建交通运输线促成中国和其他国家的联通,形成便利的交通网络,为未来的贸易交往奠定运输基础。这种建设思在交通运输投资方面的获益时期虽然较长,但是能够有效带动沿途国家和地区贸易往来,推动进出易,由此获得较高收益。目前,亚投行的大部分国是以中国为起点建立的“一带一”的沿线国家,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将加速之间的联系。这也是亚投行为“一带一”助力的主要模式,二者形成了有效相互推动。相比之下,因为日本作为岛国的,无法通过交通运输建设将本国与其他国家相关联,所以虽然在基建方面可能有所获益,但是对于贸易改善程度的作用将比较有限。
亚投行创始国通过规则和制度的将紧密结合起来,形成的合力效益远远超过单一国家所创造的收益。发展中国家为了得到贷款,将提供本国的优势资源,因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部分来源于国际组织的贷款,亚投行和亚洲基建基金的贷款项目将成为投标方能否成功的重要资金支持。作为国为亚投行提供的便利条件和作为非国为亚洲基建基金提供的条件将呈现差异,前者将具有成本优势,由此提升利益空间。这对于单一国家构成的亚洲基建基金而言,收益领域受限。另一方面,英国等发达国家的加入使得亚投行的运作机制能够借鉴发达国家在治理结构和运作管理等方面的经验,从而降低运营成本,提升收益。
当然,日本在国际组织建立方面具有一定的传统优势,因此也能够通过成本控制而实现收益。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与亚投行相比,日本构建的亚洲基建基金存在一定的不利条件,但是日本自身的传统优势使其具有不容忽视的实力。
亚洲基建基金的优势和劣势相互交替存在,将借助传统优势与亚投行在基建投资和建设中形成竞争,并借由基建领域的基础作用延伸到其他经济领域,重新塑造亚洲经济的相互竞争和制约格局。
亚投行仍存局限性并面临困境
亚投行的建立在国际社会中形成一股新兴力量,并为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带来了新的资金来源,虽然前景和市场潜力广阔,但是前行过程中仍然存在局限性并面临着困境。
首先,中国虽然经济规模庞大,但是从未作为领导国独自建立和领导一个国际组织。以往中国只是作为国参与国际组织,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洲开发银行等,而且在这些国际组织中,中国的投票权也未达到第一位。因此,在亚投行的推进过程中,面对组织结构、议事流程和规范以及资金运营和监管等诸多问题,中国都是首次尝试,没有积累的经验和现成的方法。而且,中国首次建立亚投行这样的国际组织就吸引了50多个国家,如何平衡不同类型国家的需求和供给也是棘手的问题。
其次,作为主要创始国,中国具备独特的自身优势,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在金融领域发展相对滞后,金融体系不够健全且金融市场不完善。而金融领域的发展水平有限会亚投行的资金运作,尤其是对于国际组织的领导国而言。中国虽然外汇储备雄厚,但是主要来源于已经的经常账户,而资本和金融账户并未完全且对外汇储备的贡献度不大。对于涉及其亚投行投资项目,中国资本项目的未将其运作。与此同时,人民币的国际化程度虽然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但是使用范围依然无法与传统国际货币相比。加之亚投行在业务运转过程中与国际市场紧密相连,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将导致亚投行在计价、支付和结算等方面不可避免地受到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而面临潜在的金融风险。
最后,亚投行的建立着中国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进一步扩大,这将导致国际社会中部分国家侧重于顾及“中国”,日本建立亚洲基建基金就是这种现象的直接体现,这些顾虑将在亚投行的推进过程中造成阻碍。另一方面,亚洲部分国家虽然愿意接受来自亚投行的投资,但是同时仍然会顾及中国的影响,会在亚投行和亚洲基建基金争夺的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中寻求最有利于自身的优惠项目,这将影响亚投行的投资效益并减少投资项目数量。中日在泰国高铁项目的竞争,虽然不是亚投行和亚洲基建基金之间的竞争,但是其结果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部分国家的态度选择。
中日竞争关系推进和重塑亚洲经济格局
由于历史因素的影响以及中国快速发展对日本国际地位的冲击,中日在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等诸多领域存在竞争,日本为了和重塑国际影响力并对抗中国的崛起,根据中国举措而采取针对性行为,亚洲基建基金的建立就是。但是,竞争不是绝对的,因为中日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经济关联。两国在经济领域相互交织,形成了彼此利益密切相关的经济联网。所以,中日之间同样存在协作。
协作和竞争不是完全隔离和界清的,二者互为前提,竞争促进发展,协作推动进步。协作和发展的同时并存是客观存在的,这使得中国和日本之间相互牵制和制衡,形成了博弈状态。亚投行和亚洲基建基金是在不同合作模式下与目标利益的竞争和制约,这种羁绊的根源是基于争取国际地位而形成的相互影响、牵制、制约和制衡。中日之间以经济往来为基础的牵制和以国际竞争为体现的对抗共同形成的制衡,不仅成为亚洲经济发展的基石,而且可以重塑多极化国家的亚洲格局。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日本学刊》供人民网国际频道特稿,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如需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及出处为“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标题:学者:相较亚洲基建基金亚投行成本小收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