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越战,美军在一树之高开辟新战场后,昔日苦兮兮的挣扎在泥潭里的美国大兵就开始玩空中骑兵了。不过,有一个问题就摆在了美军面前,什么样的直升机才可以做空中骑兵的坐骑呢?一开始活跃在越南战场上的突击直升机有H-21“飞行香蕉”和西科斯基飞机公司的UH-34。(军武次位面)
不过,这些零时工马上就显示出了不足,首先是就是速度慢,时速也就100多公里;其次就是体积太大,很容易成为地面目标的活靶子。还有就是这些老式直升机用的都是活塞发动机,起来比较头疼,而当时涡轮轴发动机才是直升机的动力的发展方向。
于是就有了著名的UH-1直升机,尽管它装备了颇为时髦的涡轮轴发动机T53-L系列发动机,不过早期的UH-1的并不是很符合美军战术要求。HU-1B进一步加长后的机舱也只能容纳7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显然无法完整的运输一个建制班——大约10人。
所以,在UH-1直升机的后续改进型中,它的运输能力得到了更大的提高,到了UH-1D 型,其发动机升级成了1115轴马力的T56-L-11型,可载14名全副武装的士兵。如此一来,一架就可以满足运输一个整班的战术要求了,这也是目前为止,最为业界认同的空中骑兵的套。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班是陆军最为基本的战术单位,也是完成具体作战任务的单位。一般来说,如果一架直升机就可以完成一个班的运输,那么机降后,整个班就可以立即投入战斗,不需要重新集结。如果,要分两架运输的话,在混乱的战场下,很可能出现士兵找不到班长的尴尬局面。
这也是一款理想的突击直升机都应该有这一个特性,而且体积不能太大,否则目标会太大,否则就太招火力打击了。所以,尽管美军有着型号众多的直升机,还是专门发展了一款军用突击直升机,也就是UH-60,这个可比贝尔-204发展而来的UH-1“休伊”强的太多了。
后续改进型的UH—60L的外部吊挂能力达到4000公斤以上,相比之下,体积和自重(超过8吨,而黑鹰自重4吨多)远超黑鹰的米-17的吊挂能力也就5000公斤。由此可见,黑鹰的富余动力非常充足,可以根据任务需要安装各种设备和外挂各种武器,比如反潜直升机,
从而这类浓缩型的中型直升机比那些空有庞大机身的其他中型直升机具有很大的通用性。中国直升机的发展历程中也一度非常追求具有大机舱的直升机,不管是早期装备的直-5,还是夭折的直-6和直-7中型直升机都是体积不小,这种设计往往造成自重过大,最大起飞重量14.4吨的直-7自重高达8.7吨;
最大起飞重量13吨多的直-8也要7吨多。这就了这类直升机的战术使用性能,也就是富余动力不足,往往很难在高原地区使用,需要改用更加强大的发动机。另外,使用这类直升机作为突击直升机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载员能力不足以装下完整建制的部队,也就是超过一个班
而不足一个排。这样一来,在兵力投送方面就会带来诸多不便,充分利用载员能力吧,会造成战区机降后,重新集结的问题,而如果只装一个班的话,又会造成资源浪费。所以,在米-17大量在中国解放军使用的情况下,中国依然没有在米-17基础上发展一款突击直升机,为啥?
就是因为米-17直升机本身是在解放军无法得到更多黑鹰的情况下的补救措施,就是作为一款突击直升机,米-17还是不太适合,而且随着直-8的日益成熟,作为一款运输直升机,米-17就显得多余了。至于,目前用得最欢的直-9直升机,和早期的UH-1一样,只能装6-7的士兵,不够一个班的建制。
于是,目前的直-20作为一款未来中国解放军空中骑兵的座驾,才定位在和黑鹰一个级别,也就是10吨级别的直升机,就是因为符合中国解放军战术任务的需要,千万别说什么山寨不山寨的,轿车还不是长得差不多?就是因为什么样的用途就会有什么样的设计,有现成的套摆在那里,还要自己瞎的去另起炉灶吗?而且中国为了发展直-20也付出极大的努力,就算是对“黑鹰”发动机的拆解、测绘,就能掌握T700发动机的全部核心技术吗?这显然是不现实的,为什么这么设计
具体使用什么样的材料和加工工艺,这些都着一个国家的基础工业水平。所以,千万别责怪解放军倒腾了三十多年的黑鹰,才搞出直-20,不是不想,实在是不能。直-20采用的“玉龙” 涡轴9发动机 ,就是一款历经27年才成功的直升机发动机,这证明了要设计发动机难度究竟多大。而且这还是走了曲线救国的道,要不是靠引进“直-9”和法国同志搭上线,中国恐怕还在为发动机挣扎呢,可以说没有阿赫耶的技术转让就没有今天的新涡轴。
本文来源于ipf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