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正在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
如同一位百米速跑选手转换赛道,要开始去跑一场马拉松,必须调整节奏和策略,适当休息,才能跑完整个赛程。金融经营之道亦是如此,作为经营风险的艺术,行稳方能致远。
在过往追求速度情结、规模情结下,金融业积累了一定风险,资金空转、效率不高等问题有所凸显。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三项任务,要求金融业回归服务实体本源。
金融与实体经济共生共荣,金融从来不能脱离实体经济自娱自乐。治乱像、防风险、补短板,金融业放慢步伐自己,是为了更好地再出发。
这一年,在加大金融去杠杆力度、加强金融监管系列举措下,金融服务实体的质效不断提升,中小银行成为区域经济活水。
这一年,以工、农、中、建等国有大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以心态分别与BATJ深度合作,金融与科技的融合更加紧密,科技对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的促进作用越发显著。
这一年,在供给侧结构性不断深入的当下,债转股、投贷联动、PPP、产业基金等创新金融工具正在为“三去一降一补”提供源源动力。
12月6日,由南方财经全集团指导、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第十二届亚洲金融年会”在召开,本届年会以“行稳致远:实业源动力”为主题,广邀监管部门、金融机构掌门人以及实业翘楚就该主题展开讨论。
在会议上发表主题的嘉宾有:中国银监会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于学军、平安银行董事长谢永林、工商银行董事会秘书官学清、浦发银行副行长崔炳文、浙商银行副行长吴建伟、新希望集团副董事长王航、联合睿康集团董事局夏建统。
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现象长期存在。对比前后20年的情况可以发现,凡是人民币面临贬值压力的阶段,就会伴随着资本外流,并进而影响流动性收紧;此时经济就会面临下行压力,企业的生产经营自然出现困难。即经济下行与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是一种相互联系的内在关系,相辅相成。
每当面临人民币出现贬值压力、外贸发生困难、经济下行加大等宏观下,一般都会出台刺激性经济政策,以促进经济增长。这使得金融市场膨胀起来,并且投向基础设施投资的资金也多起来;这些资金又会产生溢出效应,有相当一部分流入房地产市场、地方平台、基础设施投资项目等。
在这种背景下,社会上出现金融业“脱实向虚”、“以钱炒钱”、“循环”、“娱乐”等说法,大家一方面看到金融市场上资金很多,另一方面却普遍感到资金进不了实体企业。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实在难以化解。关键问题是,上述信贷资金集中流向的三大领域是否属于实体经济?
当前企业融资需求多样化,结构日益复杂,这就要求金融业的供给结构丰富和完善起来。但由于这种需求结构的变化也许来得太快了,以致于金融业不一定能够完全适应和满足这种变化的速度。
银行首先要回归服务实业的发展本质,但回归本质并非回到旧模式。新形势下的回归要做到与时俱进。首先,必须全面拥抱新科技,拥抱互联网,用科技的力量武装业务,推动业务。其次,要回归银行业经营风险的本质,风险既来自人,也来自业务。
从业务角度来说,要深刻把握新时期金融风险的特点和演化规律,用科技手段健全风险防控机制。平安银行打造了一个应用人脸识别、设备指纹、声纹识别等新科技的智能风控体系,实现主动筛选、主动识别、自动审批、差异定价、实时反欺诈,了零售业务在快速增长同时,资产质量持续向好。
平安银行按照“科技引领、零售突破、对公做精”的战略推进转型,从综合金融、普惠金融、科技金融角度出发,围绕三大机会点,逐渐走出一条具有平安特色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之。
平安集团重视科技创新,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平台、区块链等前沿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这给银行科技平台建设提供了的基础。平安银行也不断加大科技投入。
近几年,银行业正在经历转型的阵痛期、迷茫期。越是在这个时候,越是应该牢牢把握住行业发展的本质和初心,真正做好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广大老百姓的金融生活,才能实现自身发展,完成时代赋予的。
随着我国经济规模的持续增长,银行信贷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方式,将由注重新增贷款拉动,转向更加注重盘活存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工商银行按照“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扩大流量、改善质量”的管理思,统筹做好每年近1万亿元新增贷款和2万亿元存量移位再贷资金的统筹配置,把控好信贷投向和布局,不仅实现了信贷结构和投向的持续优化,也有效提升了整体信贷资产的质量。
供给侧结构性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一条主线,对银行业推进转型发展来说也是重大机遇。在这一过程中,关键是要主动适应深化供给侧结构性的要求,科学把握信贷投放总量、节奏和投向,前瞻谋划信贷布局,探索建立信贷与非信贷、表内与表外、商行与投行一体化的全口径融资服务新体制,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坚定不移支持“三去一降一补”。在去产能领域,按照“有保有压、扶优限劣”原则,实行名单制分类管理和差异化信贷政策。在去杠杆领域,今年上半年成立工银投资,按照市场化、化原则统筹推进债转股业务发展,截至9月末已实现债转股签约金额约3500亿元。
如何利用金融手段更好地支持新兴产业,通过产融互动处理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问题,成为摆在金融机构面前的重大课题。
浦发银行通过多年摸索和实践,逐渐形成以积极服务供给侧、优先支持新兴产业和绿色产业发展,集中优势资源打造科技金融服务平台“三驾马车”并行的产融创新服务模式。
绿色发展需要巨大的金融资源投入,需要绿色金融的服务支持。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供给侧结构性深入推进,新动能、新产业正不断涌现。通过集团化、综合化、专业化战略,更好服务绿色产业和新兴产业的金融需求。
浦发银行积极拥抱科技,力争做一个“看得懂科技,融得进科技”的新时代银行,为客户和社会持续输出更高水准、更好体验的科技金融服务,努力促进金融与科技融合。
下阶段,浦发将进一步回归实体经济发展中所急需的金融支持,尤其是更好地支持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供给侧结构性以及小微、三农、扶贫等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不断加强对各类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研究,推动更多资源服务于新动能和重要领域。
大型企业争先恐后涉足金融开展“自金融”的条件已经成熟。但迈入金融领域、获得金融能力面临着较高的准入门槛。受制于稀缺的牌照资源、高昂的资本占用、巨大的科技投入、复杂的风控体系等因素,“自金融”依然是一件“奢侈品”,多数企业可望而不可得。商业银行应该发挥金融全牌照服务商的力量,借力金融科技,将按需定制的金融服务嵌入国民经济中的各行各业,提供包括支付、结算、融资、理财等一揽子金融服务,赋予大型企业、小微企业乃至消费端等各类群体“自金融”的翅膀,满足国民经济中的各类参与主体对“自金融”的渴望和追求,降低成本,助力实体经济腾飞。努力成为“自金融”的整体服务方案提供商,已被浙商银行视为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和实现自身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式。
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过程中,“自金融”向消费端延伸、为终端消费者提供消费融资,将是下一阶段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全新演绎。如果把企业的“消费端自金融”体系比作一台台个性化的机器,那么商业银行提供的这套解决方案就是一张可以标准嵌入这些机器的“金融芯片”。
当前中国绝大多数实业企业处在希望用金融手段达到以下目的的阶段:为自己创造需求,增强和客户的黏性,把所在的产业链扭成价值链,需要通过投资金融、经营金融来帮助,这一方向体现明显的是消费信贷和供应链金融。要结合这个阶段的规则来思考我们的监管体系。
民营企业做产融结合,首先是承认金融的规律,按照它的规律让其发挥作用,但同时要记着目标是产融结合。没有真正有效资产作为支撑的金融是虚的金融,早晚是要吐回去的。
要认知到金融和别的行业风险还多一样监管风险。监管要服务大局,宏观经济任何风向的调整,首先会体现在金融监管层面的迅速变化。做金融一定要意识到这一点,应对类似风险最好的办法是除了自身合规运作外,要对宏观经济形势的把握和控制。
民营企业投资金融需要高度重视治理结构。在股东层面,实业企业家股东应注意,金融机构的外部性和社会性很强的,一个牌照不能成为企业内部的部门,在股权方面要适当的制衡。把握好股东和管理层之间的关系,调动管理层专业人士的积极性。
产融结合一定要加入科技元素。过去讲经营信用、经营风险,今天还需要加上经营客户、经营数据,IT本身就是改变金融业命运的重要技术支撑。
过去近20年里,中国近600个城市完成了城镇化规划建设。在过去的十多年,在300多个城市推进了智慧城市的建设。过去3年里,许多国家邀请我们,去帮助他们推动跟中国一样的城镇化、智慧城市建设。很多国家都开始信任中国带过去的经验,他们认为,中国过去30年最大的成功是在中国城镇化过程中创造的经验。
金融服务于实体,更多的时候是把握风险跟产出,并打破时空配置,构筑资源引擎的能力。金融原来更多的是强调利息差,是零和游戏过程当中的定位。现在,金融正慢慢向再生功能进行转变,从信息差套利向咨询优化并产生增值进行转变,在这些过程中,很多金融和实体产业进行了更好的配合,更好的价值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