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行业资讯> 文章内容

情感社区社区管理-法制网

※发布时间:2013-8-20 10:44:50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法制日报记者姜东良

  法制日报通讯员时满鑫 王健

  近来,各地利用微信、陌陌、QQ等手机聊天软件进行诈骗的案件不断增多,除了骗财骗色,有的甚至演变为猥亵、。今年,就爆发了多起通过网络交友实施诈骗和案件,仅即墨市上半年就审理了5起。

  犯罪嫌疑多通过微信、QQ等网络工具聊天获取对方信任,虚假身份信息骗取钱财,更有甚者,利用被害人的情感对其实施和,在这些案件中,几乎所有女性网友都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财产损失和人身。

  摇来假律师财情尽失

  23岁的山东姑娘小丽喜欢用微信聊天。2012年12月,一位自称叫“韩兵”、职业是律师的人通过微信“摇一摇”和小丽成为了微信好友。

  “韩兵”在聊天中说自己在市寿光某律师事务所工作。两人聊了没几天,“韩兵”就邀请小丽见面,考虑到对方是个律师,谈吐不凡,小丽答应和其见面。一见面,“韩兵”就向小丽发动了攻势,请求小丽做他女友。经过几次面谈,小丽见“韩兵”长相有些文静,不像,听上去职业家境也不错,就答应了。

  今年1月初,“韩兵”发短信给小丽,称自己在安徽出差,有个朋友张某急需用钱,让小丽替自己汇6000元钱给张某,并事后归还,小丽想也没想就把钱汇给了张某。过了几天,“韩兵”又说自己在安徽开车撞了人,需要赔偿,再次向小丽借了6000元。经过三番五次的借钱,小丽对“韩兵”律师的身份产生怀疑。就辗转托人找到其所说的律师事务所打听。然而,该所并没有叫“韩兵”的律师,小丽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赶紧到机关报案。

  办案调出全市30岁以内所有叫“韩兵”的人让小丽辨认。遗憾的是,里面没有小丽要找的人,这个“韩兵”是个假名,而“韩兵”的手机、微信也没了消息。

  从小丽处得知,“韩兵”曾让她给其朋友张某汇过款,那么,能从张某身上打开突破口吗?调出了张某的信息,小丽一看,这个张某正是自己的“韩兵”,随即将张某擒获。

  警方调查发现,张某今年24岁,初中毕业,长期于网络游戏,没有正当职业。落网后,张某供认不讳。张某交代,由于去年年底手头比较紧,便打起冒充律师骗取女孩感情和的主意。今年1月份,张某在虏获小丽芳心的同时,还用老办法“摇一摇”骗取了其他3名女孩的信任,发展成男女朋友关系后,理由多次向人索要钱财。目前,张某已被刑事。

  同城“有情郎”原是大豺狼

  在另一起案件中,网名叫“缠绵不清缠绵不已”的同城网友,通过微信申请成为高中生小安的好友。小安接到申请后,毫不犹豫地就同意了,两人后来还聊得火热,小安在聊天中得知,这位网友就在小安所在村子里打工。“缠绵不清缠绵不已”邀请小安见面,由于当天是小安妹妹的生日,小安了邀请。

  不过,“缠绵不清缠绵不已”并未放弃,而是发来一条消息“我知道你家在哪里,如果你不出来,我就去你家找你”的留言。因担心被父母责怪朋友,小安答应了对方的要求。小安对家人谎称外面有事,就只身来到了“缠绵不清缠绵不已”的租住地。

  小安的按时到来,让“缠绵不清缠绵不已”兴奋不已,当晚,他就采用、的方式和小安发生了性关系。在随后的五个月内,“缠绵不清缠绵不已”又多次对小安实施,并拍下其裸照。

  看着漂亮的小安如此,“缠绵不清缠绵不已”竟然有了将小安娶到手的想法。“缠绵不清缠绵不已”要求小安嫁给他,小安以“我妈肯定不会同意”为由这一要求。

  没想到的是,“缠绵不清缠绵不已”竟然找到了小安母亲的QQ号,并提出了要娶小安为妻的想法,遭到了小安母亲的强烈反对。随即,“缠绵不清缠绵不已”把小安的裸照发给了小安母亲,并如果不把女儿嫁给他,就把裸照公布上网。小安母即拨打了110报警,警方当即将“缠绵不清缠绵不已”抓获归案。

  落网后,“缠绵不清缠绵不已”交代,他姓乔,是外地务工人员。因为人生地不熟,下班后经常在网吧时光,除了和网友聊天外,有时还浏览网站。他也是无意中通过搜索功能,寻找同城女网友找到小安的,没想到,一句话就把小安唬来了。

  近日,即墨法院一审以罪判处乔某有期徒刑三年零六个月。

  打着结婚旗号骗房款

  即墨市的李茵(化名)老家是山东临沂人,通过微信聊天软件,认识了老家临沂的王某。因为聊得非常投机,二人关系迅速升温,在见了一次面后,就确定了男女朋友关系。因王某人长得帅,又经常对李茵说些甜言蜜语,李茵对他的要求从来不。

  去年5月,王某谎称自己手机不好用,以后可能不能经常聊天了。李茵闻听后,当即为对方买了一部价值2000余元的三星手机。见李茵出手如此阔绰,王某有了更大胆的计划。

  一个月后,王某告诉李茵,他打算在青岛买套房子,然后将李茵娶进。沉浸在爱河中的李茵听到这一消息后,非常高兴。“可是,房子太贵,现在手头没那么多钱。”王某一边给李茵分析房价的走势,一边苦恼。沉醉在未来美好蓝图的李某当场表示会拿出自己积攒的2.3万元帮其买房子。

  不久,李茵按照两人的约定,乘车来到青岛汽车北站,将所有的积蓄都交给“男朋友”王某。幻想着等男友交完了房款,他们就结婚,然后在自己的房子里幸福地生活。谁知,李茵自从把钱交给王某后,李茵就失去了王某的消息。“手机关机,留言不回”。后来,意识到自己被骗的李茵报了警。

  很快,办案在一家网吧里将王某抓获归案。落网后,王某对此供认不讳,今年4月,即墨市法院一审以诈骗罪,判处王某五个月,并处罚金1万元。

  无独有偶,即墨市的彭某在网络聊天中认识了自称是军人的颜某,颜某凭着借来的军装顺利骗过彭某。随后,两人在旅馆居住多日,其间多次发生性关系。恋爱中的彭某一心沉浸在幸福中,直到今年2月29日,颜某假冒军人的身份被彭某家人。5月28日,即墨市法院以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判处颜某有期徒刑二年,不得假释。

  即墨法院审理此案的告诉记者,网络交友过程中,不少犯罪都是打着结婚的,不仅骗财骗色而且被害人的感情,对人的财产、人身和心理都会造成极大,应引起社会关注。

   

  相关链接

  缺乏安全意识是被骗主因

  □法制日报记者姜东良

  随着移动网络应用的发展和日渐普及,尤其是微信、陌陌、QQ等方便、快捷的聊天模式,为人际交往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而与此同时,因其虚拟性和不确定性,也为网络交友埋下了诸多不安全隐患,为各类犯罪提供了平台,成为实施犯罪的又一选择。

  即墨法院近期审理的5起案件显示,女性被害人多为与陌生男网友见面后,遭到诈骗、等侵害,而男性被害人则常在与陌生女网友见面后,被对方下药麻醉,而后实施抢劫和。而无论是哪一种侵害,被害人发觉时,犯罪已经逃之夭夭。

  在这些案例中,众多犯罪实施犯罪的“通用”模式多是先与人在网上热聊,在取得对方信任后,以美好的承诺为名要求与人见面,一旦被骗至预定地点,毫无防范意识的人便会被他们控制,或者在他们的下,被冲昏头脑、任其;或者在他们的下,忍气吞声、深受。

  “据一项调查显示,53%的网友表示曾经约见过或今后愿意约见网友;37%的网友表示自己曾约见过接触时间未超过六个月的网友;甚至有26%的网友表示自己曾与网友从接触到约见,时间不超过1个月。”即墨法院刑事审判庭王健介绍说,正是这种匮乏的安全意识,才让他们毫无防备地去见所谓的“好友”,给了犯罪一个实施犯为的机会。

  目前,我国网络诚信管理机制尚未成熟,各类社交网站对会员提交的各种资料缺乏有力的认证措施,注册账号不需要提供身份证明。许多犯罪充分利用网络交友身份虚假性,实施犯罪不易被发现这一漏洞,实施诈骗、等犯罪活动,给案件的侦破和被害人的等工作都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办案人员呼吁,在加强对网络安全隐患管理的同时,应当推动社交网络实名登记制度,对犯罪形成心理,从一定程度上减少犯罪的发生。不断加大对网络犯罪的监管和打击力度,尽快实现各部门之间信息互通以及信息资讯和资料共享,以便对各种犯为实施快速精确打击,广大网民的利益。

关键词:情感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