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粗钢产量占世界的比重逐年提高,是名副其实的钢铁生产大国。与此同时,我国粗钢产量虽然大,但整体并不强,这体现在我国钢铁行业较为分散,恶性竞争较为严重,产品同质化强,许多高端特钢依赖进口。
1、2015年全球粗钢产量15.96亿吨,同比下降1.93%,为2009年金融危机以来首次下降。中国、日本、印度、美国、俄罗斯为全球前五生产粗钢的国家,15年占比分别为50.16%、6.59%、5.61%、4.94%及4.46%。中国粗钢产量占世界的比重逐年提高,是名副其实的钢铁生产大国。与此同时,我国粗钢产量虽然大,但整体并不强,这体现在我国钢铁行业较为分散,恶性竞争较为严重,产品同质化强,许多高端特钢依赖进口。
2、我国进口钢材数量占比一直较低,且呈下滑趋势。2015年我国进口钢材1278.24吨,同比下降11.43%,进口量远低于我国钢材产量11.23亿吨。进口钢材中以板材为主,2015年占比84.27%。
3、2015年我国粗钢产能达到12亿吨,为历史最高水平。受到国内经济下行,结构调整、国际经济疲软及产业环保政策的压力,产能利用率持续下滑,2015年下降至66.99%,低于合理水平,导致企业普遍亏损,经营恶化。
产能利用率是钢企盈利非常重要的指标,当企业产能利用率较高时,说明产品供不应求,其盈利的弹性远大于产能利用率较低时。目前我国粗钢产能利用率较低一方面说明需求端确实不景气,产能被动关停,另一方面也说明如果此时钢材价格上涨,对整体的钢企盈利改善幅度并没有产能利用率高时的明显,毛利很容易被上游铁矿石、焦煤焦炭涨价所。近期我们也看到,钢材价格上涨以后,铁矿石价格迅速跟涨,在产能利用率较低时,企业很难实现盈利的大幅提高。
4、钢铁产量维持高位。2015年,我国生铁产量6.91亿吨,同比下降3.5%,自2008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全国粗钢产量为8.04亿吨,同比下降2.3%;国内钢材产量保持增长,2015年达到11.23亿吨,同比增长0.6%,增速趋缓。
5、2001年,我国从事黑色金属冶炼及延压加工企业3155个,随着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增长期,从事钢铁行业企业数也快速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止2015年我国黑色金属冶炼及延压加工企业单位数为10071个。
行业集中度较低,恶化行业竞争格局,钢铁业在产业链博弈中的地位下降。近年来,我们看到非会员企业的产量增长快于会员企业的产量增长,行业产能十分分散,这一方面使得企业在上游价格博弈中处于被动地位,另一方面无法很好的转移成本上涨的因素,使得钢材价格上涨还是下降,企业都无法盈利。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行业集中度较低。
行业存二元成本结构。钢铁企业本质是成本加成型企业,按成本划分,我国钢铁生产企业主要有两个阵营,国有钢铁企业及民营企业,两者的成本差异不断变化的过程导致行业结构的变化。国营企业在铁矿石双轨制结束前,一直处在成本曲线的下端,盈利优于民营企业,而在铁矿石长协价格结束以后,民营钢企凭借税收、管理优势等成本不断下移,而国有钢企由于承接地方税收和就业,拥有信贷和补贴优势,即使亏损,其真实成本实际上依然低于民营企业,导致产能难以退出市场,产量不断增加。
6、近几年,我国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持续下降。2015年为5622.90亿,同比下降13.22%,其中黑色金属矿采业15年投资1365.72亿,同比下滑17.8%,而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5年投资4257.19亿元,同比下降11%。投资的下滑一方面说明行业进入下滑周期,另一方面说明未来几年行业新增产能将不会大幅提高。
1、在宏观经济换挡、经济结构调整和房地产大周期下行影响下,预计未来几年我国钢铁行业需求将持续下滑。2015年,我国粗钢表观消费量首次出现下跌,为6.95亿吨,下降5.03%,但我国粗钢消费量依然排界第一位,占全球钢铁产量的44%。
2、钢铁的需求与P增速非常相关,尤其是第二产业的增速。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为67.67万亿,同比增长6.9%。第一产业对P的贡献度较为平缓,保持在5%左右,第二产业从2011年起对P的拉动就开始下降,而第三产业在增加。钢铁行业的需求主要是在第二产业,随着未来第二产业在我国P中占比的下滑,钢铁的有效需求也将随之下降。
3、国内固定资产投资不断增加,但近几年增速有所放缓。我国正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结构调整经济换挡的阶段,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的增速均同比回落,难以支撑钢铁产量的持续增加。2015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551590亿元,同比由去年的15.7%回落至10%,主要用钢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基本是回落的。2015年全部工业增加值228974亿元,同比增速回落至5.9%。
4、我国钢材出口增长迅速。自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逐步复苏,我国钢材出口逐年上涨,2015年达到1.12亿吨,同比增长19.85%,占我国钢材总产量的10%。
东南亚是我国钢材出口的主要区域。2015年全年,我国钢材出口1.12亿吨,其中向东南亚七国出口钢材3431.2万吨,占到出口总量30.5%;向韩国出口钢材1349.2万吨,占比12.0%;向中东九国出口钢材1104.4万吨,占比9.8%;向欧盟七国出口钢材783.8万吨,占比7.0%;新兴经济体尤其是东南亚的发展为我国钢材出口带来了增量市场。
国内外价差是我国钢材出口的原动力。钢材净出口与国内外价差高度相关,受国内钢材价格大幅下跌影响,近两年国内外钢材价差保持在较高水平,钢材出口大幅增加。
钢材出口也受到政策影响。税收优惠政策将促进钢企出口,而频繁发生的国际间贸易摩擦将遏制钢材的有效出口。国家取消含硼钢出口退税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低附加值的钢材产品出口,同时,近两年中国钢材出口的大幅增加,导致国际间贸易摩擦不断出现,2015年针对我国钢铁产品的反倾销案例多达37起。出口规模存在下滑风险。我国钢铁行业和其他国家相比仍然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受益于人民币贬值、一带一政策以及新兴经济体的发展,预计2016年钢材出口会保持一定规模,但受到贸易摩擦及国际间大原材料低位盘整影响,未来我国钢材出口存在下滑风险。
5、价格是供需关系相互作用的结果,当然,价格反过来又会影响供需关系。2016年年初,受政策刺激,地产基建需求预期升温以及库存较低影响,贸易商开始积极补库存,导致钢材价格大幅上涨,价格共振,此为供需关系影响价格;同时,钢材价格的大幅上涨导致钢企复产意愿增加,市场钢材供给提高又会反过来钢价的上涨,此为价格影响供需关系。同时,我们也看到,钢企复产意愿导致铁矿石需求预期提高,从而提高铁矿石价格,铁矿石价格提高又了钢企复产动能。所以,钢材价格不仅仅是简单供需关系的函数。
我国钢材价格自2011年起连续四年下滑,2015年呈现加速下滑态势。钢材综合价格指数由年初的81.91下降到56.37点,降幅31.1%,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持续恶化。
6、进口铁矿石是我国铁矿石消费的重要来源。铁矿石进口量由2001年的0.92 亿吨增长至2014 年的9.33 亿吨。我国铁矿石资源虽然绝对储量大,但贫矿多,富矿少,品味较低,国产铁矿石难以满足国内需求,且成本较高,据瑞银集团估计,FMG成本40美元,淡水河谷34美元,必和必拓29美元,力拓30美元。而国内平均矿山成本在70美元左右,进口矿无论在品味还是成本方面都具有较大优势。
进口铁矿石依存度逐年上升。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统计,自2001 年以来,我国对进口铁矿石的依存度不断加大,近年来已超过80%。根据进口铁矿石品位64.5%可测算出进口铁矿石所生产生铁产量,从而得出进口铁矿石依存度(进口铁矿石生铁产量/全国生铁产量),逐年上升,2014年达到84.58%。
、巴西和南非我国主要的铁矿石进口国。单从进口国角度来看, 根据海关总署数据,中国2015年铁矿石进口量中,,巴西和南非所占比重分别为63.74%,20.11%和2.2%。随着国际铁矿石价格的下跌,国内对进口铁矿石的需求占比重将会进一步提升。
7、2015年钢铁行业出现了全行业亏损的状况。2015年,全国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8900亿元,同比下降19.46%,利润总额-645.34亿,首度由盈转亏,行业亏损面达50.5%,自2015年7月份起行业始终处于亏损状态且幅度持续扩大。2016年年初钢价出现暴涨暴跌,但在供给过剩,需求中长期低迷的情况下,行业盈利状况不容乐观。
销售利润率严重下滑,较高债务比率增加企业违约风险。销售利润率自2007年起持续下降,2015年为-2.23%。近几年,随着钢铁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企业负债率明显上升,2015年协会统计的大中型企业平均负债率达到70%,部分企业已经出现资不抵债状态。债务处理困难,较高的负债比率和利息负担导致债务违约的风险不断增加。
我国钢铁行业亏损严重的直接原因是下游需求不足导致的量价齐跌。需求不足导致的价格下降与低价竞争形成反身性,在企业普遍出现亏损,经营困难的情况下,部分企业为保持现金流和市场份额,采取低价竞争策略,试图以量取胜,但过多的产量导致价格进一步下跌,进一步下跌的价格促使企业继续扩大产量以保持盈利,价格下降和低价竞争致使钢价及企业盈利螺旋式下降。
昨日(1月15日),央行正式发布《关于调整金融机构存贷款统计口径的通知》,宣布自2015年起修订“各项存款”和“各项贷款”统计口径。将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放在存款类金融机构的款项纳入“各项存款”统计口径,将存款类金融机构拆放给非存款类金融机构的款项纳入“各项贷款”统计口径。
6月份,国内市场钢材需求不旺,钢铁产量有所上升,钢材净出口量有所减少,市场供大于求矛盾未有改观,钢材价格继续下行走势。后期受需求形势好转及铁矿石价格止跌反弹影响,钢材价格将呈波动趋稳走势。
本周(6.22-6.26)国内钢材市场价格继续下滑,整体价格跌幅较上周有所放缓,但大部分品种价格再继续创造近十年的新低。临近周末,各品种价格下跌势头略有暂缓的迹象,但价格仍无力反弹。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