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市拥有4家外资轿车生产企业,其中,日本丰田2007年正式投产,美国通用2008年投产,日本尼桑2009年投产,韩国现代2011年投产。截至目前市汽车集群投资总额已超过13亿美元,新增就业岗位6000多个。彼得堡市轿车工业发展迅速,轿车产量在全俄联邦轿车总量中所占比重已由2008年的3.2%上升至2011年的14.7%,而2013年一季度更升至约20%。
2005年4月宣布在设厂,当年6月14日举行工厂奠基仪式,2007年12月21日第一辆丰田凯美瑞下线亿美元),截至2013年初在厂工人人数为1700人。2010年9月起向白俄罗斯出口俄产丰田凯美瑞,2013年一季度在白销售丰田车123台,同比增长41.2%。2012年9月12日起向哈萨克出口俄产丰田凯美瑞。目前丰田汽车生产的本地化率只有15%,为提高汽车生产本地化率,该厂计划在现有焊接、喷漆和组装车间基础上新建车体部件冲压车间并在2014年开始生产塑料部件,计划投资规模为27亿卢布。
2006年5月20日与市签署投资建厂协议,2008年量产,设计年产能6万辆,投资3.03亿美元,工人数量为2500人,生产ChevroletCruze,ChevroletCaptiva,OpelAstra,OpelAntara四款车型。目前该厂三班倒生产,年产能已升至9.8万辆,计划再投资3亿欧元,到2015年在厂人数达到4000人,产能达到年产23万辆。
2006年6月13日与市签署投资建厂协议,2007年7月8日举行工厂奠基仪式,工厂占地总面积165公顷,在35公顷土地上建设了物流区和车架、喷漆和组装三个车间,2009年6月2日正式投产,设计年产能5万辆,投资2亿美元,工人数量为1500人,生产Teana,X-trail,Murano三款车型。2011年产能达到满负荷,工厂三班倒生产,每小时下线万平米冲压车间和塑料部件生产车间,使年产能到2014年达到10万辆,同时生产五款车型。
2008年2月29日与市签署投资建厂协议,2008年6月5日举行奠基仪式,2010年9月21日举行正式建成仪式,2011年开始量产现代solaris。一期设计年产能15万辆,投资6.5亿美元,工人数为2400人,目前年产能已达22万辆。
韩国现代与其它三家外资汽车生产企业不同,依托在西北地区生产配套部件的韩国供货商和系列国际及俄罗斯公司的合作,从建厂之初本地化生产就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大约45%的组装件是在当地生产的,并成为唯一一家拥有包括冲压、焊接、喷漆到组装完整生产链条的企业。除本厂四个生产车间外,在现代工厂区内还设有两家韩国关键供货商的车间:现代Hysco为冲压车间购买、分类并供应冷轧钢板;现代Mobis为组装车间提供主要汽车配套件,如保险杠和仪表盘模具。距离现代工厂两公里还有由7家企业共同投资设立的现代供货商工业园,园区占地24公顷,7家企业分别为现代生产供应配套部件:座椅、油箱、悬挂件、空调、加温器、排气系统、门面板、内饰、车架、横梁等,每个企业年生产能力约为20万套。此外,在西北地区还有两家韩国企业:Yura和HanIITube。为现代配套供货的各企业就业总人数超过4000人。
现代每日三班倒生产,可日产约800台车。产品除销往俄罗斯各地外,还出口到乌克兰、白俄罗斯、哈萨克、阿塞拜疆、乌兹别克、摩尔多瓦、吉尔吉斯等国,出口比重约为9%。维克多.瓦西里耶夫2008年被任命为现代工厂经理,2004-2008年间他曾任职市投资和战略项目委员会多个部门。
2011年3月俄为刺激汽车生产企业加快零部件本地化率,对汽车组装企业实行新规:对自签订协议起6年内零部件本地化生产达到60%的外国汽车生产企业进口配套件将给予低关税税率的优惠。
为继续享受进口零部件关税优惠政策,各外资汽车生产企业在增加产量的同时,将加快汽车零部件在俄的国产化率。设在的美国通用汽车厂计划2012年7月前将国产化率将达到20%,2018年前达到60%,该企业已与60余家零部件供应商接触。日本尼桑公司目前在俄的国产化率为17%,公司计划本财政年度结束前相当程度上提高国产化。丰田公司目前国产化率为15%,公司计划2014年设立车身零件冲压和塑料零件生产车间,以提高国产化率。现代公司则表示其国产化率从商业生产之初就已达45%,下一步将继续提高。
通过上述情况介绍不难看出,虽然4家外资轿车生产企业进入有先有后,但相比之下韩国现代可谓后来居上,不论是产量还是零部件的本地化率均大幅超过其它三家企业,这恐怕是得益于其“团队”作用。韩国现代携10余家配套部件生产企业结队出行,在建立起现代汽车零部件供货商工业园,团结协作,相互依托,互助共赢,不仅加速了韩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拉动了其产品、技术、服务的出口,了产品质量和规模效应,而且有效应对、解决了俄要求提高汽车零部件本地化率的要求,最大限度地利用俄优惠政策,增强了产品竞争力。鉴于领区中国企业投资经营成功率不高的现实,韩国现代的经验应对正在大步伐“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有所启迪,是否可认真研究其做法,学习其经验,将“单打独斗”改为“团队行动”,抱团取暖,相互温暖,一致对外应对投资地各种挑战和困难,以使企业“走出去”走得稳,走的远,走出规模,走出效益。